第(1/3)页 周六,许青舟抱着电脑去找了间空教室,他开始以傅里叶热传导定律为基础,构建热传导方面的模型。 计算量很大,电脑嗡嗡的响,比较吵,而且还得连接电源。 许青舟打开电脑,注意到邮箱中又多两份邮件。 第一份来自《数学发明》,显示论文进入到“Under review”环节,说明论文已经送到外审专家手中,接下来就是漫长的等待时间。 第二份邮件十分钟前发来的。 让他意外的是,第二篇论文也已经被Physics Reports(物理学报告)编辑部接受,同样没有修改要求,开始分配外审专家。 如果是曾经的他,那很正常,甚至可以说编辑部但凡没有立刻点击接受,都算脑子抽风。 可现在重走无敌路,自己就是一个小卡拉米,居然也能这么快,着实让他诧异,难道还真的是文好可破? 毕竟,这篇论文不仅仅涉及到数学领域,其中还加入了许青舟曾经在量子领域的研究和理解,这些内容对于现在这个时间点而言,绝对算是黑科技。 当然,这也是许青舟投顶刊的底气。 大洋彼岸。 物理学报告编辑部。 编辑弗雷娅·凯伊正在打电话,“亲爱的西迪贝女士,我这有一篇非常不错的论文,也许斯蒂文教授会感兴趣。” “弗雷娅,我上次就说过了,斯蒂文教授现在忙得不可开交,连喝杯咖啡的时间都没有,不会再担任你们的外审专家了。” “西迪贝女士,恕我直言,如果斯蒂文教授错过了这篇论文,绝对会比没喝咖啡的时间这件事情更让人遗憾。” 听凯伊的语气如此笃定,对面女人犹豫了一下,问:“什么论文?” “和斯蒂文教授的实验有关,作者从爱因斯坦系数出发,文中对相干态和压缩态等提供了新的看法,很精彩。” “我需要先询问斯蒂文教授的看法。” “好,等你消息,我也得先去喝个下午茶。” 对于这篇论文,凯伊相当自信,绝对能够入斯蒂文教授的眼。 挂断电话,他又看向电脑中的稿子,作者是一个叫“许青舟”的夏国人,来源于夏国京大。 ... 周日,许青舟仍然在处理模型,他打算这两天集中时间把模型完善好。 第(1/3)页