第(2/3)页 郑旭心中感叹许青舟果然是专业的,听到后面一句,眼前亮了亮,立刻拿出手稿,一副要验算的模样:“您说。” “改进的地方有机会再说,咱们聊聊别的。” 瞧着对方狂热的样子,许青舟有些无奈,心说:得,这位郑教授还是个科学狂人。 郑旭也发现自己跑题了,干咳一声,不好意思地收起手稿。 许青舟把资料还给郑旭,还是问道:“你在中大有自己的项目组,为什么会想来这个刚成立的研究所?” 郑旭苦笑着说道:“我说因为科研梦想,你相信吗?” “为什么不相信?”许青舟反问。 郑旭愣了愣,年轻时候提科研梦,可能会有人夸赞你有志向,但他这个年纪别人更可能会让他别太天真。 理想主义没用,要着眼现实。 是了,许教授也是拒绝了国外的高薪回国的。 郑旭颇有一种找到知音的感觉。 他还是觉得国内的学术氛围太浮躁了,搞科研的同时还得涉及各种人情世故,一半人在搞学术,一半人在做人情。 郑旭暗中吐了口气,沉声说道:“我需要一个好的舞台,有物质基础,又有施展才华的空间。” “京都材料研究所设备一流,一期的设备超过了夏国90%的研究所。最重要的是,将全新的运行制度,没有国内其他研究所的臃肿和枷锁,我觉得能让我大展拳脚。” 许青舟说:“你应该知道,研究所近期的目标是解决锂枝晶和穿梭效应,这两个都是电池领域的老大难问题。最坏的情况是,两年过后,整个研究所拿不出任何的成果也就是说,前景并没有你想象的那么光明。” 虽然仅仅聊了十分钟,但许青舟已经能感受到对方身上的傲气,或者说这是对学术的追求。 “我有心理准备。” 30分钟悄然过去。 许青舟起身,笑着伸手说道:“郑旭教授,欢迎你的加入。” “谢谢。” 许青舟这边面试完,剩下的事情就由季云石和郑旭对接,他去东门和宋瑶会合,打车打来了西山壹号院。 其实,万柳万城华府玺园的房子相当不错,属于那种顶尖楼盘,但他们那边的几套房子并不满意。 第(2/3)页