第(3/3)页 “真的是飞特斯拉级的精度!” 杨方旭语气惊叹,表情复杂地说道:“难以置信,在量子传感磁场方面的研究,米国搞了好些年,包括我们,其实也在研究非特斯拉级的检测系统,但都没有突破,没想到你们居然先做出来了。” 当初听说京都材料研究所有,他都还半信半疑。 这玩意太难了。 “运气比较好。” 许青舟谦虚地说道。 “为了搞出这个系统,你们耗费了不少精力吧。” 在杨方旭的意识里,许青舟他们恐怕一整年都在研究这玩意,耗费了所有心血的那种。 “当然。” 许青舟点头,大家加班加点地熬了两个多月才搞出来,确实花费了不少精力。 他无奈地说:“这不是在等离子体的位形控制里边,需要高精度的控制系统嘛,顺便就做出来了。” “顺便.” 杨方旭嘴角抽了抽,自己专门搞了几年都没结果,你给我说这是顺手做出来的? 有点被冒犯到了。 王伟在旁边跟着,听到俩人的对话,不由笑起来。 要是您知道这是两三个月搞出来的,恐怕会更加吃惊。 别说外人了,他们这些工作人员都有种恍然的感觉。 实在太TM快了。 花钱快,出结果快。 就像他们经常开玩笑说的那样,“从来没打过这么富裕的仗。” 当然,项目进展这么快,得益于许青舟。 全套方案都是许青舟在负责。 王伟不由感慨起来,其实,不仅仅这个实验,先前的所有实验的关键环节几乎都是许青舟亲自推进的。 以前经常听到一句话,什么有今天的成就不是某个人的功劳,而是大家一起努力的结果。 但研究所能有现在的成就,还真就靠眼前这个年轻人。 “如果说我们在10层,许师弟至少在100层。” “指数级别的碾压。” 第(3/3)页