第(1/3)页 会议室内,大家都知道,刚才这些话说得都没错,现在这个时间,他们真的等不起了。 有教授皱眉说:“但就算是我们自己改造升级,时间也不见得会少,而且还容易治标不治本。” “没错,这种事情,长痛不如短痛啊,与其一次次改造,还不如直接一步到位,我们不能再落后了。”一位小组长点头。 Q1-NTST发展迅速,还能安慰自己,他们才是国家级项目。 可EAST不同,可是实打实的老对手,对方每一次发展,对于他们而言都是威胁。 大家三言两语地表达自己的想法,双方都有道理。最后,目光还是都停在张志高身上。 他们说什么都是白搭,具体走哪条技术路线需要张志高拍板。 “我仍然倾向于在原有基础上升级。” 张志高环视一圈,缓缓说道:“各位,京都那边技术对于装置来讲有太多不确定性,与其寄希望于别人的技术,不如自己动手。” “升级方案,我亲自抓。” 张志高的话一锤定音。 随后,他看向会议室末尾一位戴眼镜的中年:“外宣方面还是得加把劲,最好是有个专题报道,能够向领导,向大众展示我们装置的成就和发展潜力。” 做了这么多年行政工作,他明白外宣上的重要。 “好,我明天就去联系电视台,看看怎么安排。” 中年沉声说道。 “好了,今天的会就开到这。” 张志高摆摆手,示意大家散会,视线落到右手边中年身上,“老刘,你们组留一下。” 刘教授负责监测系统方面的工作。 张志高在和刘教授他们讨论升级检测系统的方案,陈奇光等人则是拿着资料出了会议室。 这头,回到办公室,陈奇光心里叹了口气,整个会上,他除了阐述磁体部分改造情况外,就没有做多余的发言。 “老张现在谁的意见都听不进去。” 他算是看出来了,张志高是铁了心不和京都那边合作。 这里早就是张志高的一言堂。 不知不觉中,他对这边的失望又增加了许多。 搞实验不行,搞虚假的把式倒是擅长,再看看老任那边,干得热火朝天的,上次见面,好像年轻了十几岁似的。 10月份,京都正式进入秋季,气温凉爽,算是一年中最舒服的月份之一。 西山壹号院,两个年轻人没出门,窝在家里摆烂。 第(1/3)页