第(1/3)页 赵谌听到父皇的话,心中也一时间欢喜起来。 监国! 这就意味着,他可以大展宏图了,来实现自己的胸中抱负。 在云南路三年多,赵谌见过世间最肮脏的人心,见过世间最悲哀的苦难,见过患难中迸发出的真情。 他不是养在深宫的皇子,不知道外面的情况,不是何不食肉糜的人。 恰是他深知百姓的不容易,深知天下还有无数的苦难百姓,才想要改变大宋,彻底解决大宋的问题,从而让大宋强盛起来。 监国他才有自己的机会。 赵谌虽然欢喜,却没有喜形于色。 老师一贯教导他,要泰山崩于前而色不变,要镇定自若。不管是面临危险,亦或是面临大喜事,都不能浮躁,都要稳得住。 赵谌躬身道:“父皇,儿臣的年纪还小,经历的事情也少,哪里有什么能力监国呢?” “朕相信你!” 赵桓直接道:“你我是君臣,却更是父子。不仅如此,你是朕培养的继承人,未来要继承大宋,要让大宋彻底继往开来,要让大宋彻底的开疆拓土,打下大大的疆土。” “所以,你监国是最好的。” “你也不必藏着掖着。” “监国期间,你有什么想法直接说。有什么施政的策略,也尽管安排。” “朕也会给你补足东宫的班底,让你能够有自己的一套班底。当朕退下来的时候,你东宫的人能够立刻顶上去,避免在朝廷中没有人用。” 话语中,隐隐透露出要禅位的意思。 赵谌眼神意外。 更觉得不可思议,因为父皇给的太多了,还说退下来的时候东宫要顶上去。 难道要禅位? 不可能! 赵谌跟着杨时学习,不仅是求学,不仅是处理政务,学习为人处世的事情,更要读史书。 他读遍了史书,都从未发现皇帝正值壮年,而且才三十来岁,他还不到二十岁,皇帝就要禅位的。 赵谌连忙道:“父皇,您春秋鼎盛,距离儿臣执掌朝政还早得很,儿臣不慌。” “三年!” 赵桓突然说了个时间。 赵谌一脸意外神色,问道:“父皇,什么三年?” 赵桓说道:“朕给你三年监国的时间,三年后由你执掌朝政,到时候朕禅位给你。” “啊!” 赵谌惊讶出声。 没想到,父皇真要这样干,而且时间如此的短了。 当赵桓真正说要禅位的时候,赵谌的内心反而没了什么要接管朝政的欢喜,反而是有些慌乱。 父皇在,一切都有高个子顶着。 父皇退下来,一切都交给他,让他内心没底。 赵谌开口道:“父皇,儿臣还当不起大任,更离不开父皇的教导。” 赵桓说道:“朕相信你能行,你也不用怀疑,朕说了三年就三年。只要你能在这三年稳住局势,一步步发展,朕就会禅位给你。” “当皇帝有什么好的呢?” “当皇帝是没选择的事情,因为当了皇帝,就背上了天下万民的责任,就注定了要起得比鸡早睡得比狗晚。” “当皇帝的确可以轻松惬意。” “如你的皇祖父那样,肆意妄为,敛天下之财,供他一人花销。可是十数年后,天下大乱,国家面临覆灭。” “这就是肆意享乐的下场。” “你看看唐玄宗。” “前半生是盛世明君,如果他五十来岁就死了,至少也是个世宗的庙号。乃至于,确立一个圣祖的庙号,那也是当得起的。” “可是后半生恣意享乐,放纵无度,只有一个玄宗的庙号。” 赵桓侃侃而谈,沉声道:“皇帝的责任,是不能松懈的。当你在最后的时候松懈了,这辈子就完了。” 赵谌正色道:“请父皇放心,儿臣一定朝乾夕惕,绝不放松自己。” 赵桓说道:“你明白就好,去见你母后吧,她可是时常念叨着你。” “儿臣告退!” 赵谌行了一礼就退下。 赵桓望着赵谌离去的背影,脸上也露出了灿烂笑容。 儿子要放养,的确没错。 如果一直养在深宫,他就始终无法自立自强。如今扔出去培养了几年,变得自信开朗,从容镇定,已经有了独当一面的底气。 赵桓封赏了杨时,在第二天上午,就传出了太子监国的诏书,所有的奏折先交给太子批阅,再交给赵桓。 朝廷中,顿时掀起了轩然大波。 谁都没想到,太子一回来就开始掌权,尤其是皇帝还任命了官员填充东宫,使得东宫的官员越来越多,俨然成了一个小朝廷。 消息传开了,朝廷官员议论虽然多,却并没有什么变化。 龙德宫中。 赵佶也听到了消息。 作为太上皇,他很惊讶赵桓的操作,因为赵桓年纪很轻,才三十来岁的皇帝,哪里需要太子监国? 完全可以自己大权独揽。 现在让太子监国,势必让朝廷分成两派,一派是皇帝的人,另一派是太子的人。 妄想让太子一派的人,都成为皇帝一派的人,那是不可能的。 赵佶越是琢磨,越觉得皇帝自大了。 皇帝是飘了。 赵佶吩咐人准备马车入宫,一路往垂拱殿去,竟然没见到皇帝。 太监去通报,过了小半个时辰,赵桓才来了。 赵桓笑道:“父皇今天要入宫来,怎么不提前通知一声,朕打猎去了。” “你打猎去了?” 第(1/3)页