第(3/3)页 也不知道有多久没人在这儿活动过了。 “这监狱建设于上世纪五六十年代,以前关押过不少盘山界的败类,那时候条件差,经常会有劳改犯越狱的事情发生,一直到八五年的时候,凤凰山监狱建成,这里的囚犯基本都转运了过去,铁丁山劳改场便成为了历史……” 许向奎打开了话匣子,一边说着,一边领着陈阳走进了旁边的一栋建筑。 穿过几道铁门,进入了一个走廊。 走廊里光线略显阴暗,可以看到走廊两边,有很多的监舍。 里面铁床都还在,只不过,已经没有人了。 缺少人气,走廊上全是两人脚步的回音,这森冷的环境,多少还是有点让人心中发毛。 “前辈,这里莫非还关押有犯人?”陈阳心中好奇。 许向奎不会无缘无故的带他来这儿,如果这监狱已经没人了,这一趟根本没有任何意义。 来到走廊的尽头,又是一道铁门挡住去路,许向奎又翻了翻钥匙,把铁门打开。 铁门后面,出现的是一条向下的步梯。 黑乎乎的,虽然有灯,但是已经没有电了,许向奎拿出一把电筒打开,继而又领着陈阳往下走。 许向奎道,“当年,有一些重刑犯,转移的途中怕出现意外,便没有转走,依旧看押在这里,由我们马帮代为管理……” “这么多年过去,这些劳改犯,该老死的都老死了,到今天,也就剩下一个还活着,恐怕赶山协会都已经把这儿忘记了,也就我们还记着每个月,来给他送一回米面油。” 顺着步梯,来到了地下。 同样也有一道铁门拦住去路。 许向奎打开铁门,一条幽暗的走廊出现在面前。 走廊是三合土的地面,两边同样是一个个独立的监舍, 阴冷潮湿,有些压抑,让陈阳感觉到一阵不适。 许向奎关掉了手电筒,走廊上方有透光点,外面的天光能够照射进来,光线虽然暗了些,但并不影响视物。 一直来到走廊的尽头,许向奎在一座监舍前停下了脚步。 监舍的门紧紧的关闭着。 透过门上的小窗,可以看到,里面有一个模糊的人影,在缓慢的来回走动着。 许向奎打开了铁门下方的一个小门,把带来的食物从那小门中放了进去,继而又把小门关上。 他敲了敲门。 “咣咣咣……” 声音在走廊上回荡,显得格外的刺耳。 “杨东关,吃饭了。” 许向奎喊了一声。 他不喊还好,这一喊,却是把陈阳给整愣住了。 “前辈,你说谁?杨东关?” 陈阳脸色微变。 他几乎以为自己的耳朵坏了,没听错的话,他说的应该是杨东关吧? “你没听错,丁焕春的结拜兄弟,龙潭六友的老四,杨东关。” 许向奎平淡的说出一句话来。 把陈阳给雷了个不轻。 陈阳有些难以置信,“杨东关不是早就死了么?” 早在七十年代,杨东关就已经被抓走打靶,这是板上钉钉,很多人都知道的事。 而现在,许向奎却告诉他,杨东关被关在这里,这岂能不让陈阳意外? 许向奎道,“当年,杨东关被抓后,在这里短暂关押过一段时间,随后押往省城处决,但是,在他死后不久,这监狱里便发生了一些变故,一个名叫黄伟恒的劳改犯,在北峰煤场挖矿的时候,发生意外,受了重伤,本来已经濒死了,却又奇迹般的活了过来,当时有人反映,看到三只虫子钻进了他的身体里……” “一开始并没有引起重视,但之后,很多犯人都反映,说黄伟恒受伤醒来后,像是换了个人,脾气变得十分暴虐,经常无端袭击其他犯人,而且,他的力量还一天一天的与日俱增……” “我父亲当时也在监狱任职,当时便怀疑会不会是三尸虫作祟,于是上报了这件事,后来报国寺来人,与我父亲一起,给黄伟恒做了一次全面检查……” “但没查出什么问题来,只是在问询之中,有听到说起一些事,提起一些人,大家怀疑是杨东关搞的鬼,不久之后,京城来人,那人可是有些手段的,很快查出他体内确实是有三尸虫存在……” “其身份也被确定,就是杨东关,那三只三尸虫是杨东关被关押在这里的时候留下的,想借此脱壳重生,但是,三尸虫的能力,应该只是复制了他的记忆,没有人真正的体会过,所以也无法断定,黄伟恒和杨东关在本质上是否是同一人。” “当时那位专家做了评估,认为黄伟恒的危害性不是很大,施了一套针法,将他的三焦之门封闭,便暂时没有再进一步处理,只当做重刑犯继续关押,说是等回去上报后再说后续……” “可那位专家回去后,便没有了下文,后来监狱搬迁,重刑犯都没带走,他就一直被看押到了现在。” …… 陈阳听得一怔一怔的。 所以,杨东关手里也有三尸虫? 当年也曾经试图以这样的手法金蝉脱壳过? 只不过,他的操作貌似并不成功。 三尸虫选新宿主的时候,选什么不好,选了个劳改犯。 而且还被人发现端倪,惊动上层,身份被确认,直接给关了起来,关到现在。 四十多年了! 人生能有几个四十年? 这才是真正的把老底坐穿。 这时候,门内传来缓慢的脚步声,门后的食物被取走。 默默的,没有任何的声音。 “那个谁,我们想问你点事。” 许向奎对着门里喊了一句,没有废话,直入主题。 里面静静的,根本没有任何的回应。 第(3/3)页