第(2/3)页 陈浪如实回答:“南河县,陈浪。” “南河、临水相距不远,咱们算得上是半个老乡啊。”王正道。 强行认老乡,也是一个古今通用的手段。 陈浪淡然一笑,没有接茬。 王正也不生气,继续说道:“我今年刚满二十岁,不知陈兄台贵庚啊?” 陈浪道:“二十有五。” “那真是兄长了。”王正拉着陈浪的手来到了一张桌子旁,滔滔不绝的讲起了广陵府的风土文化。 说得兴起,就让小二来壶酒。 有了酒,少不得还的有点下酒菜。 有了下酒菜,怎么着也得来点肉。 于是一桌丰盛的午餐就这么水灵灵的出现了。 客栈的店小二见惯了这种场面,在上最后一道菜的时候,就直接要钱了。 因为以前出现过许多次逃单的情况。 王正指了指陈浪,道:“我兄长给钱。” 脸上毫无任何愧疚、尴尬之色。 陈浪到也不介意请王正吃一顿,毕竟刚才他说的那些风土人情,还挺有意思。 这顿饭就当是付给王正的“解说费”了。 当然,只此一次,下不为例。 付了钱后,王正对陈浪的态度更加热情,甚至还带上了一点谄媚。 陈浪也不好说这是不是错觉。 “陈兄,下午客栈会举办一个小规模的聚会,除了本客栈的的考生,其他客栈的考生也会来,你若有兴趣,不妨去凑凑热闹。” 陈浪琢磨着下午也没啥事儿,就应承了下来。 这种聚会的本质,就是一群底层听上层吹牛逼。 与会者不少,可说话的人却不多。 能有资格站起来说话的,要么是小有名气的文人,要么是士绅家族的子弟。 商贾家的子弟,在这种场合一般都是负责买单的。 第(2/3)页