第四章比干-《地仙正道》
            
            
            
                
    第(2/3)页
    这君女自幼生在宫中,囿于高宅广殿,最喜欢听人讲故事。
    随后想起一事,问道:
    “君女上次提到的云中道人,是在何处遇到的?”
    君女不假思索地答道:
    “是在城中一家酒肆里,那道士看着就很不凡,你可别轻易招惹了。”
    “谢了。”
    一回头,招手,出发。
    几十人的马队,缓缓在黄土路上行去。
    ···············
    数里之外,一处高坡之上,大雪铺满树林,到处银装素裹。
    两只巨大的白狐,在雪地里奔跑着,身后甩着三条尾巴。
    两只狐狸停下来,人立而起,看向远处巍峨的城池。
    一只三尾白狐灵动的双眼眨了眨,突然口吐人言:
    “那就是姜国?比干把他儿子藏在这里?”
    另一只三尾白狐看了看周围,跳到树上,才回答道:
    “比干与咱们有血仇,一定要杀光他全家!”
    隐藏在话语背后的,是毫不掩饰的血腥杀气。
    诚如它们所说,比干其实是与这帮狐狸有仇的。
    斩草除根,不外如是。
    所以即使过去了十几年,追杀比干后裔的事仍未被放弃。
    前不久,终于得了一个消息,比干的末裔,被秘密送到姜国。
    所以才有了这次的行动。
    “涂山娘娘说过,比干是贤人,他不该绝嗣,所以这一次,咱们不能杀他。”
    “不过·········只要不死就行,咱们可以圈禁他!”
    白狐的脸上露出一个人性化的冷笑。
    “反正区区凡人,纵然有几分修行,又能活多久?”
    “别小看了他,毕竟是比干的儿子,你忘了当初杀比干时死了多少族人了?”
    另一只白狐浑身哆嗦了下,尾巴都僵立起来。
    比干········
    提到比干,世人是怎么看的呢?
    比干,子姓,比氏,名干,沫邑人。
    商帝文丁的次子,帝乙的弟弟,帝辛的叔叔。
    先后辅佐殷商两代帝王,忠君爱国,为民请命,敢于直言劝谏,被称为“亘古忠臣”。
    帝辛(纣王)暴虐荒淫,横征暴敛,比干叹曰:“主过不谏非忠也,畏死不言非勇也,过则谏不用则死,忠之至也”。
    遂至摘星楼强谏三日不去
    。纣问何以自恃,比干曰:“恃善行仁义所以自恃”。
    纣怒曰:“吾闻圣人心有七窍信有诸乎?”遂杀比干剖视其心。
    这是十六年前震惊八百国的大事。
    杀忠臣取心,如此残暴,世人因此视帝辛为暴君。
    第(2/3)页