第(1/3)页 “不过陛下年纪尚幼,可塑性很强。” 曹昆接着对何莲慢慢的灌输着鸡汤:“古有孟母三迁,为的就是给他儿子提供一个好的学习环境。” “毕竟近朱者赤,近墨者黑,给陛下找一个好老师,特别重要。” 何莲把这毒鸡汤喝的如痴如醉。 “那你说该给皇帝找个什么样的老师?” 曹昆道:“太尉杨赐,司徒袁隗,这可都是海内闻名的大儒,可以让他们两个挂衔。” “而且臣听闻弘农杨氏又新出了一个杨彪,才学惊人,可以让他做主讲。” “陈留蔡邕,颍川荀爽,这可都是博学之辈。黄琬、刘焉,都是能臣干将。” 曹昆把自己熟知的三国人物全部都说了一个遍。 有的人要身份有身份,要地位有地位,要才学有才学。 不管是谁,看来一点毛病都没有。 尤其是何莲。 何莲虽然出身屠夫家。 但是对朝廷上的人,还有有名望的人都留过心。 他知道曹昆说的这些,的确是最适合的人选。 在这个时代,君择臣,臣亦择君。 不是说你让人家来出仕,人家就会出仕的。 而且一出来还是做帝师。 皇帝过几年就会亲政。 帝师很可能就是三公。 看起来特别的有诱惑力。 但实际上这个位置不好坐。 所有各方都知道,皇帝将会亲政。 帝师受到的攻击就会最多。 而大汉这个时代,有一些名士他就不热衷权力。 或者说他们根本就不想一步一步的往上爬,就像一步登天。 三君之一的窦武。 之前根本就不做官。 而是在乡下教书。 她女儿一不小心成了皇后。 人家一出来就是大将军,就是辅政大臣。 而且这不是个例。 有很多例子的。 所以说与其辛辛苦苦做帝师,不如养一个好女儿。 何莲握着曹昆的手,道:“小昆子,为了皇帝的事,你真的是费心了。” “太后,皇帝是你儿子?那也就是我儿子,为了我们的儿子,岂能不尽心?” 曹昆这话说得何莲心花怒放? 他母亲可是带着何苗嫁到何家的。 别说何苗的处境不好,就连他也受到了牵累。 不管什么时代,带孩子的女人,没有几个会真心的对待。 曹昆设身处地的为她想,他真的感到很开心。 第(1/3)页